?????7月1日,2025武漢建筑及勘察設計行業勞動競賽“雙十佳”活動推進會舉行,湖北路橋多個項目及個人榮獲表彰。其中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1標項目獲“省工人先鋒號”及“十佳創新項目(外埠地區)”榮譽稱號,丹江口水都二橋工程項目獲“優秀創新項目(外埠地區)”榮譽稱號,橋隧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周樂木獲“十佳建設者(外埠地區)”榮譽稱號,公路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執行總經理張金誠獲“優秀建設者(外埠地區)”榮譽稱號。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1標項目
勤耕不輟,以奮進之姿暢通南北動脈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1標項目是湖北省內工程規模最大、投資金額最高的單一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的建設標段之一,起于大悟縣九里關,終點為大悟縣城區,標段全長31.88千米。項目改造期間,現場采用兩側直接拼寬改建,改建后設計時速120千米,路基寬41.5米,將原有雙向4車道拓寬為8車道。項目建成后將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路網結構,進一步暢通國家南北交通大動脈。
自開工以來,聯投湖北路橋持續加大資源投入,提高施工效能,確保項目高效推進,新老路基拼接,為避免路基縱向開裂,采用攤鋪機整體攤鋪成型,攤鋪前對老路臺階處基層噴灑水泥凈漿、老路瀝青層噴灑SBS改性乳化瀝青,用于增強新老路面粘結能力。建設期間,始終遵循“節能、環保”理念,力爭打造綠色環保高速公路。
聯投湖北路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秉持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一是比工程質量,以質興企,以優取勝。秉持“非凡匠心”精神,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執行施工建設標準和規范,增強全體員工質量意識,封堵治理問題源。二是比建設進度,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嚴格按照合同工期和工程進度,科學編制施工計劃,跟進工程進展,搶抓建設進度。三是比技術創新,智慧生產,提升效能。以智慧化、信息化、標準化為抓手,著力打造智慧預制構件廠,研發出將磷石膏應用于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新技術,推動磷石膏在湖北省內公路工程中的規模化應用,該項應用在湖北高速改擴建工程中打響科技創新“第一槍”。四是比科學管理,機制健全,管理科學。圍繞“123”工作舉措,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掣肘瓶頸,努力打造機制健全、管理科學、清正廉潔的行政管理示范標桿。五是比文明施工,加強管理,規范施工。成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環境保護工作體系,落實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六是比安全生產,壓實責任,確保安全。始終將安全生產擺在第一位,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制度、簽訂安全生產工作責任狀,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七是創和諧團隊,凝心聚力,共創和諧。京港澳改擴建1標項目臨時黨支部用好黨建“加法”,發揮“乘數”效應,以黨建引領創建和諧團隊,通過黨員先鋒隊、黨員示范崗等創新載體,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履行社會責任。
丹江口水都二橋工程項目
架橋攻堅,以破局之力助推交通跨越
2024年10月1日,由聯投湖北路橋承建的國內最大三跨連續鋼箱系桿拱橋——十堰市丹江口市水都二橋正式通車,對當地疏解城市擁堵、優化發展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為打造“‘兩山’示范市、魅力新水都”提供交通支撐。
2022年9月,水都二橋工程正式開始施工,面對復雜地質與稀缺經驗的雙重挑戰,建設團隊以“軍令狀”為號角,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技術攻堅突擊隊通過數十場專家論證會、方案評審會,突破重重難關,編制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團隊錨定節點目標,科學調配資源,僅用 358天便完成208根樁基、22個承臺墩柱施工及208片 T 梁預制架設。2024年春節,項目團隊堅守一線,提前2天實現主梁頂推,助力第三跨主跨順利環縫合龍,以“路橋速度”刷新區域建設紀錄。
作為國內最大連續三聯拱橋,水都二橋建設堪稱 “技術高地”。為保障施工進度,項目技術攻堅突擊隊充分發揮技術、工藝創新的引領作用,驅動大橋建設提速增效。在大臨結構棧橋施工中,開創性采用板凳樁結構,讓棧橋在丹江口大壩在出庫流量達10100m3/s 的洪峰沖刷中屹立不倒,驗證了創新設計的硬核實力;當樁基施工遭遇高強度輝綠巖地層這一難題時,創新融合旋挖鉆分層擴孔與沖擊鉆巖層鉆進技術,既攻克了旋挖鉆 “啃不動” 硬巖的難題,又破解了純沖擊鉆施工周期長的困境,實現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當承臺圍堰施工面對大壩泄洪區高頻水位變化下的貧砂大粒徑卵石地層時,突破性提出改良鎖扣鋼管樁圍堰技術,以液壓沖擊錘替代傳統旋挖引孔,將單根樁沖擊下沉時間壓縮至10min,同時研發出適配20~30cm 大粒徑卵石地層的專屬施工工藝,填補了特殊地質條件下圍堰施工的技術空白;在主梁鋼結構施工中,創新應用頂推支墩沉降偏位同頻監控系統與步履式千斤頂三向糾偏技術,最終讓550m 主梁長距離頂推精準到位,第三跨225m主梁合龍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水都二橋項目部以智慧為筆、以匠心為墨,將這座大橋雕琢成區域建設的標桿典范,為城市路網的完善鋪開嶄新畫卷,為區域發展的浪潮注入澎湃動能。
周樂木
篤行致遠,以匠心筑橋詮釋責任擔當
作為一名從項目基層打磨出來的路橋人,周樂木堅守職責崗位、腳踏實地,努力奮進,用行動詮釋匠心與擔當,一項項精品工程就是他作為工程建設者最好的見證。
2022年3月,周樂木擔任丹江口市水都二橋項目經理。作為丹江口市擁江發展戰略的重點項目,水都二橋承載著完善路網、疏解交通的重要使命。為打造湖北路橋示范工地與精品工程,他帶領項目團隊立下“軍令狀”。白天扎根現場,嚴控施工質量,夜晚伏案辦公室,反復比對進度圖,精心編排施工計劃。在他的帶領下,水都二橋從樁基開鉆到鋼箱梁合攏高效推進,最終順利按業主標通車,樹立區域工程標桿。面對國內最大連續三聯拱橋建設難題,周樂木展現卓越攻堅能力。他組建技術團隊,經數十場論證研討,科學編制施工方案。創新采用便橋便道協同施工,利用漢江水文周期,將工期縮短6個月;以板凳樁加固鋼棧橋,成功抵御泄洪;在 20# 墩承臺施工中,用鎖扣鋼管樁圍堰替代雙壁鋼圍堰,工期提前3個月,節省成本200萬元。
周樂木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在水都二橋項目,他量身定制人才培養計劃,開展 “傳、幫、帶” 活動,鼓勵員工考證提升。通過“微課堂”“技術比武”等活動,為公司儲備人才梯隊。在他的努力下,項目培養出多名管理骨干,更吸引近千人參觀學習,成為人才培育與經驗交流的 “搖籃” 。
十八載風雨兼程,周樂木扎根一線、守正創新,多次榮獲“聯投千里馬人才”“全省交通建設質量安全工作先進個人”“聯投勞動模范”等稱號。他以橋為筆,以路為紙,在江河之上勾勒出屬于建設者的壯美篇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張金誠
實干為要,以創新注解時代重任
勞動競賽“雙十佳”活動被譽為武漢建筑業界的“奧斯卡獎”,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積極貢獻。湖北路橋將以此次獲獎為契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眾志成城、凝心聚力,持續聚焦項目建設,堅定開展數字化轉型、能力提升、服務升級等創新變革,以昂揚奮斗的姿態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路橋建設的火熱一線淬煉成長,張金誠將青春的汗水與智慧傾注于崇山峻嶺間。他秉持實干精神,以創新為刃,以匠心為尺,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打造一項項品質工程中,生動詮釋著新時代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在咸九二標項目建設中,他積極引入T梁液壓模板系統,提高了T梁生產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生產效率,為項目節約了40萬元成本。同時,他著手引入隧道智慧監測平臺,實現隧道施工的全流程智能化、信息化與規范化管理,對施工現場動態化管理,使得管理效率和施工安全得到了極大提高,并針對不同巖層屬性制定對應施工方法,以技術手段解決隧道進口地勢狹窄、山勢陡峻、施工作業面無法展開等施工難題,所有隧道在全線項目中率先貫通。面對T梁架設時梁板安裝作業空間受限的問題,他自行設計加工張拉小車,成功解決人工安放困難的作業弊端,大幅提高梁板架設的安全性,為提升工程實體施工質量增添新動力,助力咸九高速科學化、標準化建設。在他的帶領下,咸九二標項目2023年完成產值超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他認真貫徹落實路橋集團建設清廉項目、行政管理示范點的總體工作思路。以“清廉文化+內控行政管理”為主題,以“安全生產、綠色發展、廉潔從業、員工滿意”為目標,將示范點創建工作融入日常生產和管理之中。他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注重人才培養,在他的帶領下,多名員工分別通過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試驗檢測師等考試,青年職工進步顯著,逐步在工作中顯露鋒芒,成長為項目部的骨干力量,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人才、技術基礎。
????從青澀到成熟,張金誠堅守項目前沿陣地,在傳承中創新,于實干中突破。 他帶領團隊以卓越表現,榮膺2023年武漢建筑業勞動競賽“十佳創新項目”和“武漢市工人先鋒號”稱號,并多次獲評湖北交投指揮部“先進單位”及“紅旗項目部” 等重磅榮譽。他以奮斗為犁,開墾交通沃土,用延伸的橋與路譜寫出發展的華章,持續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